教学工作
“以学生为本”须从研究学生开始
发布日期:2013-03-13 00:00    浏览量:[]

 

“以学生为本”须从研究学生开始

潘裕民

教育规划纲要强调教育要“以学生发展为本”,而对学校和教师而言,这个理念大家都有,但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。长期以来,我国学校教育似乎更关注教师如何教,而很少关注学生如何学;许多教师也往往更专注于研究教材,而很少研究学生实际,以至在很多课堂上,还是老师提问,学生回答问题,然后由老师提供一个标准答案,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。杨振宁院士曾经作过这样的对比调研: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,成绩比美国学生好得多,但10年以后的科研成果却比美国学生少得多,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注重解答问题,而忽视了对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。要知道,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,是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。

因此,在教学活动中提倡质疑,让学生提出问题,鼓励学生发表与教材、教师、权威的不同见解是非常重要的。曾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,在谈及中国威胁论的时候,冷冷地说了一句话:“中国没有什么可怕的,他们可以出口电视机,但他们出口不了电视节目。”听了这话,我们可以愤怒,但是不得不承认,她的确击中了我们的要害。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、理解能力、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,外国的老师往往比我们做得好。爱因斯坦上小学时,一次数学老师讲“加法”,老师拿出苹果问:“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?”学生齐声答道:“两个。”老师又用别的实物做类似演示,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1+1=2。此时,爱因斯坦站起来说:“老师,11也等于1。”老师当时愣住了,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软糖,一只手拿一块,然后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,举起来说:“老师,您看,这不是1+1=1吗?”老师和蔼地说:“两块软糖粘在一起是变成了一块,但那是一大块。”爱因斯坦说:“大1也是1啊!”老师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解释,只是轻轻地重复了一句:“对,大1也是1。”爱因斯坦所提出的问题虽然让人难以理解,但他的这种善于思考、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。他的老师也并不因此而认为他是在捣乱,对他的回答没有加以否定,这是尊重学生、鼓励学生质疑的具体体现。俗话说,“小疑则小进,大疑则大进”。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,是创造发明的起点。在学生提出了不同问题之后,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引导。有了问题,有了质疑,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,才可能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,才能促进学生兴趣形成和个性发展。

教育要“以学生为本”,必须从研究学生开始。研究学生,就是研究教育,可见,研究学生是教师的工作需要和重要职责。

 研究学生,首先要从尊重学生做起。作为教师,只有尊重学生,才有可能去了解学生,观察学生的世界,更多地思考学生的求知需要,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曾说:“成为一个杰出科学家最重要的,第一是要对科学有兴趣。”对于一个学生来说,“第一名并不代表什么,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”。从发展的眼光看,浓厚的兴趣不仅对学生当前学习有很大作用,而且是其今后学习生涯和事业生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。

研究是为了改进教学方法,增强课堂教学效果。“减负”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减下来的,要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。学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,教师要在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下改变教学方法,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,因材施教,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、智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,成为最好的自己。作为教师,我们在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,自己也在成长。陶行知先生说:“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,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,不配做小孩的先生,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,小孩的问题,小孩的困难,小孩的愿望,小孩的脾气,如何能教小孩?如何知道小孩的力量?”也就是说,不了解学生、不尊重学生、不虚心向学生学习的人,是不配做学生的老师的。北京四中著名特级教师刘景昆先生说:“学习好的学生是我提高业务能力的老师,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老师。”作为名师,尚且有这种“学生”意识,何况其他老师?只有这样,学生才会更加尊敬教师、信任教师,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、融洽。

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自由、快乐、健康地成长。康德说过,什么是教育的目的,人就是教育的目的。教育,本来应该是师生共同享受幸福的过程。两千多年前,孔子与众弟子围坐一堂,经纶天下,进而达到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的快乐境界。而现在的孩子们,为了考上名牌大学,每天背着沉重书包,连休息日都要去参加各种补习班,脸上的疲惫和无奈盖住了天真的笑容,哪还有什么快乐可言?其实,在儒家创始人看来,学是主动的,教是被动的,主动地学比被动地教更有效,因此在《论语》中有56个“学”字,在《学记》中有48个“学”字,远远超过“教”字出现的频率。一般认为,教学活动是由教和学组成的,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,学生的学才是最终目的。当然,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,其主动健康的成长需求才是真正的需求。从现实情况看,教师对学生的“成长需求”关注不够,尤其是对所谓“差生”的了解和关心不多,以致对他们造成较大的伤害,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。无怪乎有人套用一句名言:每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相似的,而每一个“差生”背后,却有着各自不同的“问题”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“差生”更需要学校和教师们的关爱、理解和帮助。当然,教育中“爱”的缺位,不仅仅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问题,也有政策、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。因此,我们要从教育的本质入手,加大制度改革的力度,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,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,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,将更加有利于激发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从而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。只有当学生能够自主发展的时候,他们才会真正拥有尊严感,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。

“快乐”是一种能力,也是需要学习的。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,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。现实生活中,人人都追求幸福和快乐,但结果大相径庭。因为,实现快乐的能力不可能与生俱来,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、思考、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。因此,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“喜欢”,帮助学生找到实现“快乐”的途径与方法。有一句话说得好,“只有了解,才会喜欢。”作为教师,我们只有了解学生,读懂学生,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,主动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。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:“教育之为教育,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‘唤醒’,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。”实践证明,作为学生能否受到老师的关注、欣赏和鼓励,这对学生心情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我相信,教师如果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,并像孩子父母一样真心喜欢他们、关心他们,学生自然也会尊重教师、喜欢教师,进而视学校为家园和乐园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作者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、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)

地址:四川省德阳市凯江路二段32号     邮编:618000     版权所有 77779193永利(股份)有限公司官网2020     蜀ICP备15013166号-2

Baidu
sogou